王征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副教授 ,高级广告策划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 员,陕西省策划协会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学 院客座教授,镇安收藏家协会顾问。
主张:绘画当走向心灵 深处。创立水意 画。作品既有中国画传统的意境和意味, 又有西洋画的表现形式。追求宁静、干净、 空灵、悠远、纯美。
发表入选入编:《陕西当代著名书画 家》《世界书画家名录》《艺术名人录》 《美丽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邮票》《陕西教 育》《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等。
获得:全国小型彩画展佳作奖、陕西省 群众艺术展三等奖,第五界国际书画展铜奖,代表作品有《静静河、岸》、《春雪》《 众鸟南迁独不归》。
查看更多>>
国画水意画《残荷》,王征明水意画欣赏。 附文《有关残荷的欣赏》——王征明文 残荷谐音是禅和,禅要求是宁静、干净、空灵,和是和善之道,是行善之道,反映的心是纯净之道。 佛教赞美盛荷及其圣洁 的身姿和品格,艺术家描绘残荷是以文学借喻的方式体现禅意的境界,这一高超的思想是考验艺术家对禅的理解及其综合修养,古话说“人品不佳,落墨无法”,同时也是考量一个画者平衡诸事物的综合能力。 因此,艺术家及其作品内涵是主导思想境界的,其作品的形式是可以丰富多彩的,其作品的价值是体现在思想上的,材料和手段仅仅是载体。 残荷本不美,属于丑,这背离人们对美好的追求,欣赏残败之荷是欣赏作者的宁静、干净、空灵的心境,是欣赏作者如何将残败巧妙的处理成生气勃勃和纯净自然,从而带给读者一个积极纯美的全新的生命境界。——王征明/文 ...查看更多
禅味即是安静、干净、空灵,或孤独守一或群居向心,是一种修行方式。禅味水意画具有禅的意味,但胜过禅味,那是灵魂的超脱与释然。 绘画之所以冠以高雅艺术,实则是以形式的雅来突出思想境界的高——给人启迪和 引导,使心灵回归。 ...查看更多
水意画代表作之一,《清夏》作品尺寸39x45㎝,见诸十几种媒体,最为清新雅致。 2002年《潮汕日报》的水意画处于探索阶段,与现在截然不同。
《谈王徵明的水意画》作者:字涵 王徵明的画很美,宁静、干净、空灵、悠远、积极、梦幻、禅意是他的境界。绘画艺术是视觉的艺术,是心灵美的显现,在王徵明的画里体现了这些特质,他的画色彩明丽而优美,构图 奇特而显和谐,技巧多变而不失法度,画面整体清新雅致,寓意深刻而积极。 他的画境界至高,宁静是第一印象。在美学史中,尤其中国美学史将静作为文人精神追求的首要,静以修心反映了一个文化人基本修养,即以静的心态思去做事,这静的境界构成王徵明画的基调。当然,个人内心的宁静反映在画的形式上是干净的,干净又构成王徵明画的另一境界。古人用“明窗净几洁无瑕”来反映一个读书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是美影响人内心世界的基本格调。精神面貌的积极,反射给我们的内心是热情和真诚及坦荡,王徵明的画清新雅致,观后使人心胸豁然开朗,顿时清净,如同他本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努力探索绘画的更高境界,一个乐于研究文化的人,其抱负与胸襟和气度总会真实的反映在作品中。 王徵明的画给人空灵、悠远,这空灵和悠远是旷达的、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远大的、深厚的,中国的山水画家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而王徵明的画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灵魂,或者说是他本人的灵魂。如果说意境是山水的灵魂,那么造境者是意境的灵魂,王徵明很会造境,并靠意境来博得共鸣,这种能力是不可多得的! 他的画不但从形式满足个人直觉美的需要也带给人内心的回味和对更高追求的反思,这一点是王徵明画极具内涵的反映,透过画面窥视到了他构造生命意识中的虚境---一种世外桃源---一个灵魂的栖息地,这是艺术的至高点,也是他个人精神意识世界,而追求这种精神世界的人高傲也显得冷静。诚然,人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当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就意味着要独自承受一切,即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独自忍受一切,这独立应该是人的特有,在佛教中以慎独得到更好的诠释,构成了中国独有的美,我们称作禅意,禅意是王徵明画的又一境界。 他的画里总出现孤立的动物,或翘首期盼、或驻足思考、或安静沉思、或闭目养神,即使画面中出现更多的动物但总有一只明显的孤立,那应该就是他本人吧! ...查看更多
此幅水意画《苍山马独行》尺寸54x39厘米,刊载过二十一家媒体,转载十几万次,展览三次,宁静干净空灵积极纯美跃然纸上,是水意画中最为厚重大气深邃的作品。
关于静美。韦应物诗中所说:“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静,是画面意境所呈现出的平静安静,反映出画者潇散儒雅大方的静气,并非是画面沉沉的的僵气所反映的作者的匠气,虽有静但无生命。 绘画作品之所以是有生命的产品,是源自艺术家的意识是灵动的,表现在作品上是活泛的,这样的作品是有生命的,给人以活脱脱的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