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昌,陕西西府人,幼承家学,舞文弄墨,诗词书画,竭力致极,四十余年致力不辍,积功国学,道释儒发心,义以成文,形以书画。虚言妄议非吾性,推心置腹我为能。愿文有情动贤善根,愿画有韵,能相外传神。愿文赞者 书画收藏着,物超所值,能名副其实。余事皆为空花虚影,水月梦事。如履薄冰,愿得世间两全法, 不负实相不负卿。 查看更多>>
月圆 宋代何应龙《桂花》:一树婆娑月里栽,是谁移种下天来?金黄恰似今宵月,一夜圆时一夜开。 月圆之夜,总有很多情愫莫言。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是浪漫是憧憬是希望。春色正好,月华清亮。真个剁掉娑婆 树,月色更清辉。 月圆时,本是圆满圆融圆通时。如果比拟人生,从月弦到半月到满月再半再弦,谁是那个相约,又谁是那个枝头?月半月弦何曾不是本为圆满圆融圆通,只因为一叶障目便成弦月。 对影成三人,邀月骂杯,枉负自心一片清辉,不粘纤尘。揽镜自问,对面人何曾识得镜里人,一处闲愁,两样别情,别扭群劫不省,枉负敲门声声。歌舞瑟弦,都是一片苦口婆心的独子境界。 月亮如磐,无声铮诤。月相如盘飞逝,素云空心难留。满天满眼的月华长长长短短,纤足无声到窗棂,移过茶盏漫过藤椅,走到楼角高处成一孤悬,圆圆凉凉亮亮清清爽爽的月,一年中最亮时最清时最大时最是不可思议时,很多的传说故事,精彩的,悲怆的,多情的,无情的,统统入梦眠随。 夜深正好赏月时,一夜圆时一夜开。 ...查看更多
心相如云在山 夜长昼短,早起再睡个回笼觉,迷糊地总是醒不了,听见闹钟响了又响,梦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忙碌。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懵懵懂懂地看着自己山水画面上,层层叠叠厚厚密密不透气的山峦, 忽然感觉好缺氧。就像在西藏羊湖紧跑了几步,还真喘不上气了,半晕半软。当年看山看石的感觉又悠然而出。 入了深山,就不知道了深浅。空谷回声,难知远近村落。夕阳斜照,一缕缕阳光如刀似剑,从树冠的缝隙中直直地剁向地面高高低低的怪石灌木,听见脚步声,有小动物受惊倏然而过,常常吓人一跳。走过较密的丛林,更显天色早黑。山中的夜晚应该更静更黑更冷。一行人不觉惶恐中加急的返程出山的脚步。山路更显悠长难到。此夜便歇在山口那个孤孤的小店,天如墨漆,罩没了山,也罩没了村,人无鼾犬不吠,寂静地渗人。 刚开始爬山的那几年,常常出了山口,天就黑定了。稀疏的远村灯火和几声鸡鸣犬吠,更觉只剩下了野外荒山的幽静神秘。夜路难走,往来车灯多少有些晕光,车便比白天走的慢多了。山深处,巨山裸岩硬森森地横亘眼前脚下,走过的每一步都坎坷都艰难,很难想象自己的心,如一片云,自由洒脱地悠闲飘荡在山间。 看着画中的深山裸石,坚固如山,我相我见,也难道不是错综复杂地坚硬坚固?心相心塬,几类可比,却没有恰当的词句来那么一段通透。就看看原来写的一些字,其内容更直截了当些。“发明见性真示缘尘,若能转物即能仁。离诸自观心,妙觉常春,五荫本乎真”看看落款处有“敬写”两字,应该是抄录大德古贤的语句,那么,语句的出处又在哪儿呢? 忘了,真糊涂了。五荫本来真的感觉却越来越实。心相如云在山,山云云山岂非“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木? ...查看更多
真实的山水和国画山水之间是真实的契合,书画才含真山山水之形之骨之魂,虽然天气依旧清冷,徜徉在山水之间,别有滋味。王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