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雄日记 对话
欧洲美术著作《永远的明灯》连载《夜巡》——雕刻伦勃朗--作者刘应雄。
有人曾用山峰高低来表示历代绘画大师的成就。
在山峰林立的图中,我们发现最高峰的标杆就是伦勃朗。
不管这一评判标准是否正确,伦勃朗那种坚贞不屈地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和他留给后人众多的不朽作品,证明他可以和那些最伟大的大师们并肩为伍。
莱顿出了个伦勃朗
莱顿,闻名遐迩,就像伦勃朗先生的油画一样,传遍世界。
几百年来,这个在世界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城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遐想和无尽的期盼。大多数人从16世纪荷兰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先生的生平事迹中得知莱顿后,都想了解莱顿。就向你一样,一心向往着那个神秘的莱顿。如果,你能实现一次荷兰之旅,你也许会设法去莱顿一游,以满足你心中的愿望。
当你置身荷兰境内,面对一望无际的平原,你将很难摸清莱顿的方向,这时,你想起伦勃朗,你和荷兰族人谈起他的绘画。这是荷兰族人非常高兴的事,他们会指引你去莱顿看看。
按照荷兰族人提供的路线,你可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南下到海牙途中的一个工业城市下车,也可从乌得勒支到海牙然后再到离海牙不远的工业城市,这就是莱顿,伦勃朗的家乡。
莱顿与荷兰其它地区一样,地势低平,有的地方还低于海平面。但你用不着当心,怕受到海水的侵袭。自古以来荷兰的先辈们,在饱尝过洪涝灾害后,兴建了大量巨有规模的拦水堤坝和排水工程,已经把凶猛的海水拦在了北海里。现在,你可放心的去海边观赏北海汹涌的波涛,欣赏岸上旋转的风车和田塬上开满的郁金香。这是荷兰特有的风情;荷兰素有“风车之国”和“花卉之国”的美称。
当你感受到这种冬暖夏凉的温带海洋气候,享受到这种风景如画的异国情调时,你会问,这样的宝地不出画家才怪呢?于是,你会打听起伦勃朗大师的画是不是从这里画出来的。其实,你的到来,已经给伦勃朗家乡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你再提出这样的话题,他们更加兴奋,他们将眉飞色舞的给你讲解几百年以前,关于17世纪荷兰伟大画家伦勃朗的一生的传奇故事。
1606年,伦勃朗就出生在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家里。尽管他家里兄弟姐妹数人,但家境尚好。精明的父亲和能干的母亲做了多年的面粉业,聚集了一定的财富,成为中产阶级。伦勃朗从小就喜欢画画,父亲发现他在弟妹当中是最聪明的一个,于是就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正好当时荷兰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从此,欧洲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当时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荷兰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较封建专制社会有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居所,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开始大量订购油画。这样的形式使荷兰绘画得到空前繁荣。在绘画市场的冲击下,人们把现实生活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蓝本。画家们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他们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他们为资产者描绘自尊自信的容貌,把普通市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和优美多姿的大自然风光搬上画布。从荷兰当时的绘画题材上看;有个体和群体的肖像画,有豪华优雅的客厅和高贵器皿,还有破旧茅舍和村中小道以及街头乞丐、江湖卖艺人等等。无论是独立的风景画、静物画和动物画,还是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风俗画,都深受广大市民们欢迎。
面对荷兰绘画市场的活跃,伦勃朗父亲发现儿子具有绘画的天才,并认为小伦勃朗将来一定能成为大画家。于是,早年将他送到鹿特丹的画家史望耐堡的画室学画静物素描和色彩。随后又把他送到斯瓦南布赫的画室里学习。斯瓦南布赫曾去意大利留过学,很受人尊重,成为当地的有名画家。伦勃朗从斯瓦南布赫那里间接受到了意大利绘画影响,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三年后,又到阿姆斯特丹,进入拉斯特曼的画室学习。阿姆斯特丹学习期间,伦勃朗受益非浅,他不仅在素描色彩和明暗光线上提高了技巧,同是他还掌握了绘画上的戏剧性效果。
1625年伦勃朗回到莱顿,在家乡开起了自己的画室。他一边教授学生,一边从事绘画创作,他的绘画体裁广泛;以肖像画为主,同时也擅长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和历史画等。《正在读圣经的母亲》、《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沉思中的哲学家》和《一位东方人的肖像》等作品都是伦勃朗早期的名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长于用集中的光和阴影的才能,并使画面达到高度集中统一的艺术效果。
这是我在10年前撰写的“走进大师心灵”从书中的欧洲美朮部分。该丛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较高的文学价值。去年春节赴欧洲采风写生,在欧洲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一一核对和观摹这些不朽的名作,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