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

您当前位置 首页>> 艺术家故事>> 孙过庭小传

孙过庭小传

孙过庭小传

时间:18-08-20 阅读 :6901

孙过庭小传-兴艺堂值班客服

孙过庭,字虔礼,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伟大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生于武德二年(619年),卒于天授二年(691年),享年七十二岁。曾任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参军录事等职。著有中国书法理论巨著《书谱》传世。

孙过庭祖籍吴郡,是吴郡望族孙武的后代。孙过庭出生在富阳,小时候生活在富阳,后来又随家迁居陈留。少年时期的孙过庭,既孝悌又好学,且喜好书法,书学王羲之。青年时期的孙过庭,已经是一位饱学之士了,除了科举考试必考的经典学说之外,他还涉猎了老庄等道家的经典学说。这个时候,孙过庭的书法已经很有成就,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与王羲之的真迹相比,竟可以乱真。

按照孙过庭的学养,考中举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每次考试主考官就是不赏识孙过庭的文章,孙过庭也就屡试不第。直到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孙过庭这才考中了举人,这一年孙过庭二十八岁。

孙过庭能够考中举人与唐太宗喜欢书法,又特别推崇王羲之有很大关系。唐太宗是靠武力得天下的,取得政权后又崇文好书,在翰林院设侍书博士,国子监设书学博士,科举考试中设有《明书科》,以书取仕。太宗在位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王羲之的墨迹,在搜集王羲之墨迹的时候,可以说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唐太宗下令全国,以重金收集王羲之的墨迹,只要献出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要官的给官,要钱的给钱,固此全国各地有收藏王羲之作品的人纷纷将手中的藏品送到了皇宫,共得到王羲之真迹二千二百多件。其中“兰亭集序”四个字,每字赏金千两,成语中的“一字千金”就是这样来的。太宗收集到王羲之如此之多的墨迹,遗憾的是其中却没有《兰亭序》真迹。

相传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真迹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僧智永。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在梁上凿暗槛藏之。太宗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了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一天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荐,监察御史萧翼有才有谋,由他出面定能取回《兰亭序》。太宗召见萧翼,萧翼建议自己装扮成普通人,带上王羲之杂贴几幅,慢慢接近辨才,可望成功。太宗同意后,萧翼便照此计划行事。萧翼接近辩才后,很快就获得了辨才的好感和信任。在谈论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辨才拿出了《兰亭序》,萧翼故意说此字不一定是真迹,辨才便不再将《兰亭序》藏于梁上,而随便放在了几上。一天趁辨才出门后,萧翼到辨才处取得《兰亭序》回到了长安。太宗得到了《兰亭序》后大喜,令人将《兰亭序》双钩描填后分送给皇子及大臣们临习。朝臣们争相临写《兰亭序》,一时学书王羲之,临习《兰亭序》成了朝野上下的一种时风。

太宗的一些大臣既是太宗的臣子,同时又是太宗的书友,太宗经常与大臣们朝罢后研讨书法。朝臣中虞世南最受太宗器重,虞世南死后,太宗伤感地对魏征说,无人可与论书,魏征又给太宗推荐了褚遂良。魏征对太宗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便召命褚遂良为侍读。太宗喜好书法,推崇王羲之,由此可以见得。

贞观十七年(644年)五月,唐太宗下了一道手诏:“令州县举孝廉茂才,好学异能卓荦之士”。各州县接到手诏后,便立即开始了发现人才,举荐人才的活动。据唐史载,当年诸州所举十一人,太宗引入内殿,赐坐于御前。太宗、皇太子、近臣相继提问,“咸不能答”。又令到中书省射策,“所答乖旨”。这次举荐活动所举之人很不理想,没有能让太宗满意。这一次所举荐的这十一人中没有孙过庭,但太宗的这道手诏,太宗所开创的这一荐才形式却为后来孙过庭的中举及其试卷墨迹的见君开启了途径。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孙过庭参加地方乡试时,主考官发现孙过庭的考卷书法秀美,酷似王羲之,便认定孙过庭属“孝廉茂才,好学异能卓荦之士”,不但让孙过庭榜上有名,而且还将孙过庭的考卷报告了当地的地方长官。当地地方长官看到孙过庭的考卷后有着相同的看法,就这样各级地方长官逐级报告传呈,最终传呈至太宗手中。太宗见到孙过庭的考卷后大加赞赏,称其“书乱二王”。能够得太宗的赞赏,按说这是孙过庭济身仕途的大好时机,遗憾的是,太宗还没来得及重用这位书艺绝伦,“书乱二王”的年轻人时便过世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驾崩,高宗继位,改元永徽。高宗继位不久,永徽四年(653年)便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房遗爱谋反一案。按照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国家有大事时取消或推迟开科。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去世是一件大事,接下来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谋反又是一件大事,国家发生的这两件大事都让孙过庭赶上了。如果说两件大事仅仅只是延误开科也就罢了,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其中的一件大事,牵扯到了孙过庭,使孙过庭因此受到了株连。

房遗爱谋反案原本就是长孙无忌一手策划的一桩政治冤案,这桩冤案的政治目的在于清除异己势力,巩固李治政权。这一冤案牵连到了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以及高阳公主等,这些人都被处死了。吴王李恪随太宗打天下立有大功,人品很好,能力也强,很有社会威望,太宗尝谓此子像他。李恪是吴王,孙过庭是吴郡人,当年孙过庭考卷文墨就是吴地官员遂级传呈,最后由吴王李恪传呈太宗的。这次房遗爱谋反冤狱搞的这么大,被株连的人数又那么多,吴王李恪又是主犯,吴地一大批官员都受到了株连,有的被免官,有的被蹲监,有的被杀头。当年传呈孙过庭文墨试卷的那些官员都在李恪的一条线上,都受到了株连,孙过庭是文墨试卷的当事人,自然难脱干系,受到株连当在情理之中。不过,孙过庭当时还年青,仅仅只是一个举人,用现在的话说还是一名青年学生,刑事株连就不追究了,但政治株连在劫难逃,具体说来就是孙过庭不能予以入仕。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太宗赏识过孙过庭的字以后,这件事便无声无息的原因。

唐高宗虽说在各方面都不及太宗,但太宗所推行的崇文思想高宗还是继承了。高宗书学王羲之,字写得也非常漂亮。太宗手诏:“令州县举孝廉茂才,好学异能卓荦之士”,高宗时期仍在继续推行。史载,高宗曾两次亲试各州县所举“孝廉茂才,好学异能卓荦之士”。一次是显庆四年(659年),“二月乙亥,上亲策试举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张九龄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一次是调露元年(679年),“十二月壬子,高宗御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

时间一过就是十二年,房遗爱谋反案被时间慢慢地淡化了,对孙过庭的株连也就自然解除了。就在显庆四年(659年)这一年,孙过庭四十岁时,终于被举为“孝廉茂才”,这才有机会参加了殿试,见到了高宗。这次殿试,虽然比不上进士及弟,但却被录用为官了。

孙过庭共当了十六年官,仕途上也没有多大的进展。有资料记载,孙过庭曾任过右卫胄曹参军,最后一任为率府录事一职。唐时的右卫属于皇帝管辖的军队,率府则属于太子管辖的军队。孙过庭所担任过的那两个官职都是军职。官职有多大呢?参考唐代的官吏制度,胄曹参军和录事参军均属于从八品,套用现在的军职则相当于团职的参谋、干事或协理员一类。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突然病死,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朝庭斗争很激烈,原来太子所管辖的率府军队面临着一个归谁管辖的问题。对于孙过庭来说,也就面临着一个重新派用的问题。由于孙过庭生性耿直,喜欢说真话,不喜欢做拉拉扯扯一类的人缘工作。在这个时候,有人对孙过庭进了谗言,说了孙过庭的坏话,致使孙过庭蒙冤而丢官。这一年孙过庭五十六岁,此后孙过庭便走上了自己的书法艺术和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研究之路。

孙过庭选择了洛阳为自己的客居地,从事书法教学、书法艺术和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研究。选择洛阳客居的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孙过庭家居陈留,距洛阳路途近,来往方便。二是当时的洛阳是大唐的陪都,与长安的地位并肩,高宗在位的大半时间住在洛阳,洛阳是文化人的又一个聚集地,晋时就有“洛阳纸贵”之典故,洛阳的文化氛围适合孙过庭的职业。三是孙过庭虽是一个当过官的人,但孙过庭的官太小,长安城中的大官太多,政治书法名人也太多,洛阳对孙过庭来说就有一个好处,可以避开当时的一些政治书法名人,对自己的书法事业发展更有利一些。

孙过庭客居洛阳以教授书法为职业,其具体工作就是研究书法、教授书法、赠卖书法作品。以书会友,应邀授书,应请赠书,随主施书。什么地方有人邀请,他便前往,或是讲学教授书法,或是写字赚取一些润笔费。主人有安排则客随主便,可能就住下了。主人无安排时,活动结束后便回客舍。其生活来源就是书作的赠卖和学生的学费及资助,当时人们对于这类职业称之为“座主”,孙过庭职业的称谓就是“书法座主”。

孙过庭的职业是研究书法、教授书法、卖字赚润格,孙过庭所从事的这一职业是一自由职业,这个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颠沛”。这个职业的特点决定了这个职业需要长年住客舍,从事这个职业者必须过着以客舍为家的生活。住在客舍的好处是可以广泛地交结书友,会晤接待来访者,可以方便众多的求书者和学书者登门造访。客舍就是孙过庭教授学生学习书法的场所,也是孙过庭书法艺术对外宣传联系的窗口。今天好些书画家在大饭店里长期设有工作室,那就是孙过庭当年的影子。

孙过庭结合自己的书法教学实践,写成了其书法理论巨著《书谱》一书,进而用《书谱》一书教授其弟子。孙过庭长期住在客舍里,以书法为职业,潜心研究书法理论,从事书法教学活动,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天授二年(691年),孙过庭因心肌梗塞病突然暴发死于洛阳植业里客舍,享年七十二岁。孙过庭以身殉职,是在自己的工作室死去的,他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鞠躬尽瘁,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孙过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难得而少有的职业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很多,而绝大多数书法家都不是职业书法家,而是兼职书法家,所兼之职多是官僚,其书名的获得多与其官位相关。孙过庭是一位职业书法家,其书名的获得靠的是他的书法艺术技艺和书法理论建树。绝大多数书法家除了留下书法墨迹以外,很少留有书法理论论著,有的甚至连只言片语都没留下,孙过庭留下了长达三千七百余字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

孙过庭 “有唐之不遇人也”,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独考性命之理,庶几天人之际”,“老有所述,死且不朽”。留世之作《书谱》一书文墨俱佳,是我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书法理论著作和书法教材,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学书人多视其为必选教材,书家们视为必读之书。有“书史之离骚,书家之绝唱”之美称。

千百年来,临摹《书谱》、研习《书谱》,代不乏人。今天研究他、解读他,品评他,怀念他,目的就在于通过解读品评,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能够深刻地理解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客观地认识中国书法这门艺术,继而很好地、全面地继承孙过庭的这一丰富而宝贵的书法艺术遗产,将其先进的、科学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引入书法艺术实践之中,用以指导书法艺术创作实践,提高书法艺术创作能力,提高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进而有力地推动中国的书法艺术事业向前发展。

_____《〈书谱〉品评》 王根权 著


同类资讯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2015-2019 【兴艺堂】艺术品交易交流平台(www.chinayis.com)由深圳兴艺堂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 ICP备案号:粤ICP备16008953号-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437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1727-371号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第2167366号 . 页面版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17-L-00402422
  • 家庭装饰画热销: 山水画牡丹画花鸟画花开富贵鸿运当头、 书法作品热销: 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家和万事兴 ; 操作指南: 兴艺堂问答